毕业设计论文比较长,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人看,所以直接扔论坛里了。这个是链接
点我下载章鱼的毕业设计论文腐败的龟不要再恶意挖出来重发了(我估计你想重新编辑发布的话也是会累死的吧 >_<) 论文题目是《IMS中多媒体彩铃业务相关技术研究》。这里不对IMS进行任何展开,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考《IMS:移动领域的IP多媒体概念和服务》一书。此书据说是IMS的经典(中文版翻译得差强人意),就是出版的年代有点早,有一些内容跟现在的实际情况略有差别。
彩铃这个东西,大家都一定使用过或者正在使用吧。传说最早开展彩铃业务的是韩国,从通信增值业务的发展来看,高丽棒子还是有点想法的。但是……我本人是绝对不喜欢用彩铃的!因为普通GSM网络的语音传输速度不过13Kbit/s,如此低的比特率根本不可能进行高质量音乐的传输,普通的wav和mp3文件也有44100hz的抽样率,转换为彩铃的压缩率可想而知……当然,通信技术还在发展,3G甚至4G无线通信网络的到来意味着更高的传输速度,视频彩铃都已经进入可实用阶段。好吧,我承认自己只是节省彩铃月租费 -_-b
言归正传,还是回到我的毕设上来吧。虽然题目说的是IMS中的彩铃,实质上更多的是讨论现有智能网环境下的技术方案,其核心依然是软交换(Softswitch)。要说软交换网络跟IMS的实质性区别,可能就是一些交换部分的构架方式的差别,更加深入具体的分析就不是我能够写出来的了。曾经看到的相关资料提到:在核心网元方面,智能网使用的是软交换(就是一堆交换机和服务器),各厂商和运营商没有统一的标准,各自为战;IMS细化了应用层的网元结构,提出了各CSCF与广义上的AS;从硬件上来说从智能网向IMS的升级过渡是比较方便的,更多的是软件方面的更改。说到底,IMS还是过分前沿化的网络构架方案,虽然中国各大运营商都有私底下进行研究和实验,实际能够达到试用阶段也还是需要几年的吧。
在IMS中有应用了一项非常重要的通信协议:SIP(会话初始协议)。SIP协议脱胎于TCP,其安全和效率不言而喻。并且如果IMS真正进入实用阶段,SIP就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了。关于SIP的技术规范极多,可以看出这种通信协议的良好发展前景。
毕设论文总体来说还是相当幼稚的,许多细节性问题根本不在我考虑的能力范围内。好在跟现在的工作也没多大关系了,有达人看到死命拍砖我也不怕(死猪不怕开水烫)。